我大腦中的食物記憶版圖,麵包肯定佔據了一大塊。

細細推敲起對麵包的熱情,免不了還是自小的影響。
倒不是從小家裡常吃麵包,反而恰恰相反,事實上家裡很少有麵包登場。我們家是那種典型被包子饅頭包圍的外省家庭,偶爾偶爾的偶爾才會有麵包現身。
麵包可說是我家餐桌上的「舶來品」。就因為這樣,對餐桌上出現麵包這件事會一直有股既新鮮又期待的熱忱。就連看「小英的故事」中那橢圓形的麵包出現,都會猛吞口水,好生羨慕呀!
延續到現在,若說對饅頭包子的情感是一種牽繫的親情,那麵包就該歸屬於依賴的愛戀了。

以前買麵包的機會不多,奶奶卻總是會想辦法滿足家人對麵包的渴望。家中那偶爾出現的麵包,幾乎都是她老人家自己做的──雖然老人家早已經將當初做麵包的方法給忘的一乾二淨,但我至今腦海中都還不時浮現,當時的片段景象。

記憶中,氣候微寒的初冬下午,黃昏時分,放在灶檯下很大卻相當舊的鐵烤箱,烘著一屋子的香氣,就算是在一旁玩的瘋癲,也不忘了盯著烤箱猛吞口水,眼巴巴的等著麵包出爐。
剛出爐的麵包,金黃的外皮裹的是軟綿的內部,看到那又香又漂亮的麵包,免不了吵著硬要先扒下一小塊來解饞,捧在手心熱呼呼的溫熱感….記憶猶新。吃起來的口感現在已不復記憶,唯獨留下香氣紮紮實實的鑲嵌腦中。

唸大學時的第一個打工機會是選擇在影印店打工。影印書本真的是相當無聊的工作,只要習慣了機器的操控,翻書頁再按下機器按扭就成了下意識的動作,甚至在無意識狀態下也可以順利印完。除了考試期間看到同系的人拿考古題來影印會眼睛發亮之外,其他時候翻的印的是啥東西,根本一點興趣也沒。
但這樣無聊至極的工作還做了蠻久的,只因跟影印店緊鄰的是一間滋味絕佳的麵包店。佔著地利之便,每天只要聞到麵包香就可以開始盤算麵包出爐的時間,為了能順利買到喜歡的麵包種類,說什麼也要將工作暫且擱下先買幾個麵包再說,嚐著剛出爐的麵包,真是打工期間最快樂的事。
那麵包店雖說是〝店〞倒不如說那是麵包工廠會來的較貼切些,麵稍嫌擁擠的小店面,沒有任何明亮展示櫃,兩捲大鐵門拉開,就是一層層用來放麵包的鐵架立在那。往小小的收銀檯旁往後看,可以直接看到麵包的製作環境,有好幾個麵包師傅,或揉麵糰或將麵糰包餡,再不就是忙著將排盤整齊且發的又白又拋的麵包往大烤爐內送。師傅得注意爐火,將已有些微黃的麵包上下層對掉,不管是負責哪一部份的,每個都手法快速又利落。
在等麵包出爐的時刻,站在外面瞧他們工作的情形加上漸漸傳出的香氣,感覺跟即將入口的麵包很親近。我深信自己後來喜歡做麵包的原因,受那時的影響頗深。

更有段時期,迷戀著法式麵包,手捧一條紙袋包裝的法國麵包,最好還是內部抹著濃濃香蒜醬的,藉由麵包將想像的空間無限延伸,即使走的是烏煙脹氣的臭馬路,心情卻在麵包的幫助下可以喬裝的很香榭大道。

關於麵包,累積著太多的潛藏記憶。我覺得自己很幸福,吃麵包或做麵包時,有著這麼多的美好記憶跟隨陪伴!

2004/10/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ristine.v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