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慣去買菜的商場,有三間賣蔬菜水果的店舖。基本菜色差異不大,但在不同國籍韓國、上海、香港人的經營者之下,還是多少存在著些許的不同調性。

小小賣場三間同性質的店鋪,價格競爭的激烈自不在話下。對於錙銖必較如我般的菜籃族來說,真是樂見其成的好事呀。

雖然那商場,有個時常陷入打結狀態,會讓人引發心臟病的超癟腳停車動向設計,還有個超級狹窄擁擠,轉個身一不小心就會造成青菜蘿蔔掉滿地窘死人不償命的購物空間,但看在商家拼著給好價且菜色齊全的份上,嫌歸嫌,我還是蠻常到那採購。

我慣於三間店先快速走一遍,在心中略略記下價格與新鮮度,再一間間分別採購新鮮又便宜的菜。但千萬別誤以為我是採購高手,能快狠準的專挑便宜又好的蔬果下手。老實說,繞了一圈,心中記下的價格,總在比肩繼踵的人群中被蒸發。夏天,大腦記憶的蒸發速度會更快,那繞一圈的實際功效有限,通常在拿起蘿蔔洋蔥或地瓜的同時,心裡不免閃過:咦...好像...大概....管他的...,之類的字眼。

也是排著長長的隊伍的下午。在那買菜,不管哪間不管哪時候,排隊等結帳的隊伍似乎總沒短過。
排著排著,忽然瞄見我前後的人怎麼都抓著一把兩把的空心菜,莫非我又錯過了什麼。

一定是。

等結完帳再繞去看。果然,我漏看了便宜的空心菜,一把一塊錢(台幣30)的空心菜。空心菜,港式的叫法叫通菜,甕菜。

兩箱在那,斜斜插著用紙箱的一角撕下寫著的菜名與標價。一箱青骨通菜,一箱白骨通菜(我不太愛白骨這名稱,總會在腦中冒出白骨妖精之類的聯想)。顯然是剛拆箱沒多久,店員小姐還正在清理著箱子,但已經被搶購快見底了。旁邊還有好幾個說著廣東話的婆婆媽媽,正在交頭接耳,邊掐著菜梗說著嫩與不嫩,邊討論著該買青還白,再叨敘著極好啊便宜的。說的速度很快,一把一把又一把往菜藍中裝的速度也很快。

留兩把給我吧。我心裡唸著。

白骨爽肥嫩,青骨菜味香,哪種都好。一把空心菜多種吃法,想吃口味重,台式炒大蒜炒沙茶,想清淡一些,燙一下拌些麻油醬油膏也是美味,港式泰式炒蝦醬炒腐乳醬,濃濃烈烈,又是一種過癮與開胃。

還好媽媽們手下留情,我還抓了兩把,再回去排著漫漫長的隊伍。為了空心菜,排的甘願。

初到這的頭兩年,空心菜價格比現在貴多了,而且最糟糕的是,仔細看菜葉背面幾乎都怖滿了密密的小蟲卵。別說吃,光洗菜就洗的頭皮發麻。原本就屬〝打某菜〞一族的空心菜,挑挑揀揀,揀去有蟲葉,真正能吃的沒幾片。就算又挑又洗的,也很難揮去殘留的蟲蟲陰影,總覺得有一口菜一口蟲的自虐情境。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敢買空心菜,大蒜炒空心菜的美味,只能屢屢在夢裡流口水尋找。

畢竟,加拿大的農民沒讓人失望。沒幾年的時間,市場的空心菜,不但價格越來越低廉,連觸目驚心的蟲卵都越來越少見。(雖然忍不住懷疑是大量用藥的傑作,但說到底,在大量蟲卵與農藥之下,為了空心菜的美味,我還是選擇向農藥低頭,唉。)

在這,必須將台灣傳統市場中,小販熱情叫賣空心菜一把十塊的既定印象徹底抹滅,也必須將台灣空心菜的香氣與鮮嫩標準自動降低,否則會一直生活在沮喪的情境中,只為了空心菜。

我挑空心菜,只要無蟲就好,嫩不嫩沒關係。不嫩沒關係,是因為想到我家奶奶的拿手家常菜。

以前,在物質不是很豐富的年代,一般家庭幾乎都會將不浪費的本事發揮至極,巧思總是在食材的善用與變化上出現。我家奶奶亦如此。我家吃空心菜一定不是只有空心菜,隔個一兩天,就會看到一盤空心菜的變化款上桌。變化款是老梗的變身。那些老到掐都掐不斷的空心菜梗,到了奶奶手中立刻成了另一道美味佳餚。

老梗切成碎粒,加些絞肉與鹹菜末。空心菜梗混合了鹹菜末的香氣,再加上少許肉末的提鮮,滿滿一盤,既香又夠味,配飯配麵都好過癮。

小時候我愛極了那道炒老梗,更甚單純的空心菜。每次餐桌上出現空心菜,就會不自覺的開始期待接下來的炒菜梗。即使到現在都是。因為習慣與喜歡,我也總這麼炒。

不同的時空與環境,卻是同樣捨不得丟的老梗。



-------------------------------------------

【炒菜梗】可以很隨意變化的菜

1、起油鍋,爆香蒜末。加少許辣椒醬炒香。
2、加入絞肉,炒散,炒香。
3、加鹹菜末,炒香,再加空心菜梗。
4、淋上少許米酒,加鹽、胡椒粉調味。起鍋前沿鍋邊淋些醬油,炒勻炒香即可。


‧這菜相當簡單,重點只有一個,就是每個步驟都要炒香,炒到香再加下一項材料。
‧不加絞肉加豆干丁也行。變素菜。
‧不用辣椒醬用新鮮大辣椒切末,更好。我是最近都沒買到漂亮的大辣椒所以用辣椒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ristine.v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