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朝聖者的膜拜行為,我們每次到了日本總是懷著既虔誠又期待的心情,無法抗拒地吃上一碗又一碗的拉麵。

這樣的既定行為,也在之前我們造訪的大阪上演。

據說,大阪是日本的廚房,大阪人是最懂得吃的。這更促使我們不想錯過或放棄去瞭解最懂吃的大阪人吃的拉麵是什麼滋味。

根據以往到日本旅遊的經驗得知,想在無人指引下獨自尋找旅遊資料中的傳說美味拉麵,恐怕不是什麼明智之舉,除非當時有絕佳的運氣,否則結果多半是餓到全身發抖都還找不到!

這點在大阪更是得以彰顯。

大阪的街道簡直是個交錯繁雜的迷宮,我們總是一邊讚嘆著當初這些地下街道設計者的智慧,一邊手捧地圖瞪眼四處張望,以確定自己沒被困在這巨型迷宮之中,也沒被人群所形成的浪潮吞沒。

而大阪的拉麵版圖,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迷宮。

任憑自家濃郁湯頭香氣盤踞街道撒野的拉麵店到處都是,門口永遠有大批食客在耐心排隊等待的拉麵店也多到氾濫。這樣的情況將我們悄悄的推向不知所措的深淵,因為我們對自己的選擇永遠都感到質疑,剛吃完令人心滿意足的味噌拉麵出來,卻覺得隔壁的醬油拉麵似乎還更好。恨不得背在身上的不是行囊而是多幾個胃囊。

最後我們有了一個深切的體認,一切隨緣!

幸福拉麵店,就是這樣隨緣之下的意外發現。店的本名叫花丸軒,位在大阪的法善寺旁。
店門口擺著一個非常大的木製看板,上面寫著:幸福拉麵,限定300食。看板當中還畫著一碗拉麵,附帶小小的海苔寫著〝開運〞。很可愛的看板引發了我們品嘗的興趣。也很想知道,埋藏在那木門後的眾多人頭,他們嘴裡正吃著什麼樣的美味。

推開了木門,窄窄小小的傳統吧檯式坐位,延著開放式廚房環繞。在團團煙霧之後出聲吆喝招呼的是幾個開朗熱情的年輕師傅,穿著藍色的短袖工作服,頭上綑綁著紅色的頭巾,揮鍋、下麵的動作既熟練又俐落。來這的食客不太交談,全沉浸在一片吸簌的吃麵聲中。

我們也跟那大多的食客一樣點了幸福拉麵。拉麵端上來,其中一碗的海苔片上印著〝幸福來訪〞,另一碗的海苔片上印著〝開運〞。趕在海苔浸軟,〝幸福來訪〞字樣消失之前,我們也用力的吸簌著屬於我們的幸福與開運。沒想到隱藏在其中的滋味還真的是〝幸福〞。

喝一口湯汁,濃郁卻不鹹膩,咬一口燒肉,燉煮軟爛至入口即化的地步,決不會有人介意附帶在上面的一點肥肉。麵條更是少不了彈性十足,跟下麵條的人一樣充滿著活力感。

幸福拉麵,立刻成為我們對大阪的味覺感官上的最大迷戀。

這迷戀,也逐漸漫延到我們的廚房餐桌上。所以我煮拉麵。

挑選了一塊有點肥的叉燒肉回來,叉燒肉也就是梅花肉。千萬別被肥肉嚇的退避三舍,帶點肥的梅花肉燉煮後絕對會比瘦的好吃很多倍。再到華人超市買些豆芽菜,回家前繞到幾條街外的麵店買些新鮮日式拉麵條。新鮮麵條多買一些也無所謂,分裝好冰在冷凍庫中,可以保存很久。

我喜歡很豪邁的下刀將肉切成半個拳頭般大,川燙洗淨,加入半碗多一點的醬油,少許冰糖跟半碗米酒,再加入比蓋過肉面再多一些的高湯,最後還有2顆梅子。

高湯是事先用昆布跟柴魚屑煮的,取一小塊昆布放在5、6杯水中,用中小火慢慢加熱,等到鍋底逐漸冒起氣泡的速度越來越快,感覺像要沸騰時便將昆布取出。等到水完全沸騰時,轉小火,放一大把柴魚屑進去,約眼睛眨兩下的時間便得熄火。蓋上鍋蓋靜靜的等柴魚屑沉澱至鍋底時,再用細濾網或紗布濾出湯汁取用。

所有的料跟高湯加進去後,先用大火煮滾,再轉文火慢慢燜燉,燉煮約一個半小時就會開始呈現軟爛的狀態,不出兩小時就能燉煮成入口即化不塞牙縫的程度,熄火後讓叉燒肉繼續待在鍋中燜入味。如果時間充裕,可以等湯頭冷卻後撇去湯面上凝結的浮油,這樣的口感是既清爽又健康。湯頭顏色雖深卻不鹹膩,喝起來有自然甘甜的滋味。

下麵前再將燉煮的那鍋叉燒加溫,碗中舀些湯汁,對上少許高湯調至適當的鹹淡,配上煮後有彈性的拉麵,燙點豆芽菜、一些筍乾,當然還有軟爛入味的叉燒肉。

今晚餐桌上,我們用吸簌聲來當做配樂。

──‧──‧──‧──‧──‧──‧

註:
1、熬剩的昆布跟柴魚屑可以用同樣方式再熬第二次,第二次的高湯可用來在燉叉燒肉的中途需添加水時加入,或是用在麵湯中對鹹淡。
2、日式拉麵通常都有筍乾,筍乾泡水後,可以另舀些燉湯單獨燒煮,如此可避免筍乾加在肉中一起燉煮會太搶味。
3、圖片中的叉燒麵麵湯有點少,是為了拍照時料能看清楚些,吃的時候湯是很多的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ristine.v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